劳动与社会保障

2023.06.23 ·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导游:林卡教授


选择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N个理由

学科排名稳居全国前列。浙江大学于2000年正式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国内最早设立同类专业的高校之一。本专业依托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是浙江大学18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根据近年中国大学评价,本专业稳居全国同类专业排名前三,2018年排名为第二。

师资实力雄厚。本专业现有教师17人(高级职称15人),其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2人、长江学者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1人。教研团队于2012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

研究和政策影响力显著。本专业教研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数十项国家级课题。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Q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象涉及面较广,既包括收入保障、医疗保险、就业政策等与民生相关的政策问题,也包括养老服务、医疗服务、残疾人服务、公益慈善事业等社会服务问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控等与企事业单位相关的劳动管理问题。

因此,本专业的教学聚焦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风险管理、人寿保险精算等问题,也研究就业、收入不平等、员工福利、人力资源开发和人事管理等问题。

Q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精算学、保险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以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风险管理、人寿与健康保险等专业课程,同时本专业也开设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质性研究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类课程。

Q3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有志选择本专业的同学一般需要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的保护,致力于增进全体公民的社会福利状况;二是对本专业相关的问题和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勇于创新和探索,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能力;三是要有从事社会调查的能力和技术,有进行社会调查和与各类人群进行交流和访谈的浓厚兴趣;四是要有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统计和计量方法的运用对研究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Q4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哪些对外交流项目?

2018—2019学年,本专业共有18名本科生参加了对外交流,其中参加校级项目3个、公共管理学院项目5个。在这些交流项目中,北欧福利国家体系(芬兰)考察项目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且已经连续执行3年。同时,在2017—2018学年中本专业有23人通过一带一路考察访问项目前往斯里兰卡进行考察访问,在2019年又组成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访学团前往越南进行考察访问。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交流访问项目:2019年暑假期间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系主任林卡教授带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部分本科生前往坦佩雷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交流和访问。通过访问、交流、听课和参加会议等活动,学生们获得了对北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进行深度观察的机会。这次出访也增进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芬兰的几所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关系。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访学团(越南)项目: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公共管理学院于201954—13日组织开展了越南访学交流项目。访学团队在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授张跃华老师带领下,访问了越南国立农业大学(VNUA)、越南国家动物科学研究所,参与VNUA经济与农村发展学院的学术研讨会,并赴Hung Yen省农村社区进行田野调查。此次出访有利于促进中越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斯里兰卡访问考察项目: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响应之际,学院于2018年暑期组织开展了赴斯里兰卡访问考察项目。访学团的成员主要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构成,行程包括对科伦坡大学和佩拉德尼亚大学进行的访问,也在斯里兰卡进行了农村调研。在交流期间访学团与科伦坡大学及佩拉德尼亚大学的师生们进行了友好的学术和文化交流。

Q5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深造与就业前景怎样?

本专业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兼备,掌握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政策、风险管理、保险精算等领域的业务知识,具有从事与社会保障和劳动人事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学术研究和社会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就业领域比较广泛,历年本科毕业生去向主要包括三个方向:出国或国内读研深造、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房地产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风险管理等职位)。以本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为例,全班39人一次就业率达89.7%。其中出国读研深造(9人)及国内读研深造(10人)占48.7%,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9人)占23.1%。从毕业生去向的地域分布看,主要为三大地区:长三角(杭州和上海)、北京、珠三角(广州和深圳)。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吸引我的——

从求是园到清华园,从三墩镇人民公园到五道口建筑展览馆,人流潮涌,往来熙攘,好不热闹。两所学校的公管学院默契地矗立在校门左侧,门前郁郁葱葱,院内书声琅琅。公管学院的学子,不像人文才子般超然洒脱,也不似经管学子追求精致,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寒窗十数载,热血犹未凉。我从本科就读浙江大学公管学院,到来清华大学公管学院继续深造,情怀未减,初心未变,深切感到在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习让我们成长为富有的人:

来到劳保专业的学习经历使我们成为一个富有情怀的人。清晰记得,四年前在参加专业面试时,每一个面试者都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解决社会问题、完善养老政策、让养老金不再有缺口、让天下不再有失业的人……我听到的是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回答,看到的是一双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眸。面试结束后,我无比庆幸自己的选择,这无关修了多少经管类的专业课,而是在于遇到了这群富有情怀的人。

来到劳保专业的学习经历使我们成为一个富有本领的人。可能是因为几大校区的名字中都带有,浙大学子在谈论专业严不严时,更喜欢问这个专业水不水我可以负责地告诉各位学弟学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点也不!在这里,你要学习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专业基本知识;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保险学、精算学等专业进阶课程;要学习SPSSStata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要接受文献阅读分析能力的培训;要培养逻辑思维的系统方法;要培养探索分析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等。

在这里,会有无数个夜晚和小伙伴们在北街挑灯夜战,只为透彻地分析出一篇英文文献的行文逻辑或写出一篇更具有说服力的调研报告。在这里,会有无数的小伙伴自学成才,考出CPA(注册会计师)、CFA(特许金融分析师)、SOA(北美精算师)这些高大上的资质证书;也会有无数的大神托福考到110分,然后潇洒地去了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顶级学府攻读深造。这里严谨亦活泼;这里是学术起始的殿堂,也是塑造梦想的舞台;这里充满竞争与挑战,但感受更多的是温情与温暖。

或许,与其他专业相比,劳保专业无法让你比小伙伴们在物质上更加富有,也无法让你在读书时更加闲暇,这是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的事实。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来到劳保,你就拥有了无论对错都鼓励你大胆尝试的恩师长辈,你就拥有了无论风雨皆伴你同行的知心朋友,你就拥有了不忘天涯的一生之情!

——2011级本科生  邱实(曾担任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学生联合会主席、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2012年大学生挑战杯科研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

作为一所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的百年名校,浙江大学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所兼具管理学背景和国际化平台的年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将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作为人才培养理念;而作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核心专业之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机结合,总结出独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劳保人

劳保人持有钻研和探究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学术大牛治学严谨,全面系统地训练我们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英语读、写、听、说的基本技能;

劳保人怀有实践和创新的激情,因为我们的资深教授热心研究,言传身教地告诉我们专业学习不是为了去学已有的制度内容,而是为了成为设计制度的人;

劳保人具有团结和合作的意识,因为我们的实践导师注重协作,通过团队熔炼使我们成为可以胜任任何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劳保人拥有兼济天下的心怀,因为我们的师生为生民立命,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并努力运用专业科学手段解决实际民生问题。

而上述种种,细细回想起来也正是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一专业最吸引我的地方。而我也相信,这份吸引,也将因劳保人培养模式的延续而经久不衰、代代相传。

——2011级本科生  蒋闰婧(曾担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