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近千位浙江大学师生的目光聚集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者之一海因里希·罗勒(Heinrich Rohrer)博士身上,聆听他带来的《“From Einstein to Nanotechnology ! (从爱因斯坦到纳米技术!)》的公众演讲。中科院院士、浙大材l料系教授张泽主持了“对话大师”环节,在整整一个小时的互动中,罗勒博士充满睿智与妙趣的回答让浙大学子为之折服,深受启发。
Heinrich Rohrer 1933年出生于瑞士,大学毕业后加入新成立的IBM苏黎世实验室,主要从事Kondo问题和反铁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来转向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研制工作。1981年,Heinrich Rohrer与他的同事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科学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利用STM,他们在硅单晶表面第一次直接观察到周期性排列的硅原子阵列,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得以直接看到个别的原子。在STM的基础上,人类后来陆续发明了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等近20种相关的科学仪器。所有这些发明为科学家们探索纳米世界提供了另一种强有力的现代工具,促进了国际上纳米科学研究时代的到来。由于STM的开创性影响,罗勒与他的同事被授予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Heinrich Rohrer 曾经是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年轻学生,师从高水平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与学习,后来又与比他年轻数岁的同事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谈到年龄对于科学研究的影响,他说,年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年龄是你思考问题处于激发状态的时间,和知识的积累。“但知识有时候也会有麻烦,当你的导师和你说‘这不行’的时候,倒有可能真的是一个研究的机会。在你证明一个事情不可能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罗勒说,科学探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可以参照,而是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用尽所有的办法去解决,就可能有新发现。他希望同学们在科研的过程中,“思考要像一个理论家,动手要像个工程师。”此外,对于物理和化学专业的同学,罗勒建议大家要多学一些数学,“大学时,我是花了一个半学期的时间来专门学习数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