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平行分论坛上演讲

2010.05.20 ·

 

  杨 卫:教育、信息、人——思维流与数据流的交织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块儿交流,参加这次教育信息化的论坛。
    
    教育、信息这两个要素必然还有第三个要素把它们交织在一起,这个就是“人”。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同时也是思维流和数据流的交织的过程,我们从这三个基本的要素去看,人是教育和信息的受体,同时它又是进行教育的主体,又是信息的源泉。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教育的最终极的目标是为人类的发展,所以教育对人的整体推动应该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教育又把比较散乱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的累积以及信息的流动。
    
    对信息来讲,由于其广阔无际,使得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风度和广度,同时它又赋予了人智慧与学识。我们说教育的信息化也就是说教育的成效实际上取决于信息流的畅通。我们如果从几方面的关系来讲,从学与知的关系来讲,所谓教育就是数据流和知识流的单向或者双向的导通的过程;在学与思的观念来看,教育又是数据流,是在数据流的注入下,我们人的思维流的跃动的过程,产生新的思维,产生新的思想,同时产生新的信息;从学与行的关系看,思维流能够导引数据流,也就是说人们接受信息进行思索,思索后产生行动,行动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讲是信息流的跃动,这进一步导致所有人的行为。
    
    信息,我们说现在的信息要进一步加以人文化,信息的人文化可以改进信息流的可接受的效率,赋予信息流有其一定的思想性,给信息流增进它的可教育性,进一步拓广信息流的多样性。我们的基本行动方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首先,我们的信息要由量的扩张逐步提升为质的上升,然后进一步把这些信息形成支构,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能够更加地多样性。在这些基础上,给予它的人文性,这是我们教育信息化从数据流上应该达到的目的。

    
    所以,希望我们的数据流能够更加丰富,更加流畅,我们的思维流能够更加深刻、更加充分有所跳跃,并且要把数据流和思维流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今天想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我想举两三个案例来具体说明一下。
    
    第一个案例刚才吴部长已经讲了,关于浙江大学牵头的一个数字图书馆的计划,叫“CADAL计划”,已经从“211”的一期、二期,现在正在进行三期,已经连续进行了接近10年。它是信息技术与图书文化的结合,也就是我们从原来的图书馆变成未来的Learning Common,这些使得现在的图书的信息能够更具有其搜索性。同时,我们将要为不同的学科创建适于这个学科甚至适于每个学者的个性的学科空间。
    
    在浙江大学,目前的图书馆已经和信息中心整合在一起,两个室,一个主任,同时管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所以已经实现了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的整合,由此将来可能有新的知识传播与会聚的方式。
    
    下面我想举具体的例子。这个数字图书馆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核心知识,它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集多种媒体构成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目标是Anyone 、Anytime、Anywhere。这个计划发展以来,我们已经数字化了150万册中英文的图书。这是什么概念?中文所有的书有200万册多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把所有中文书的60-70%数字化了。这几幅照片是讲怎么数字化图书。我们把所有南宋的画全部数字化了,世界各地搜集的,有很大量的数据储存在学校里,进行数字化的学习。建成了数字图书馆,05年11月份对外开放,当时吴部长是教育部的副部长,专门到浙江大学来看。我们这些数据同时可以从世界各地进行各方面的服务。这个数字化的过程同时也会和人、人文、书法交织在一起。比如数字化图书馆里专门有一个分库,我们可以用数字化的办法去写毛笔字。我的前任潘云鹤校长和几位同事写了一本英文书,就是讲用计算机怎么写毛笔字。一般写毛笔字,是一个二维的坐标。要写毛笔字要四到五笔,还有用笔的深度、行笔的速度,笔有时候还要转一下,中文的一横或者一点还要旋转一下,这些信息组织下来就可以写出字帖中的各种各样的字。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现在全国正在发展高速列车,有四横四纵,这些高速列车将来是城市群之间的交通,大概有3、4个小时。比如北京到上海4个多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和坐飞机不一样,我们可以完全地接受网络方面的连接。目前我们学校正在开展的一项国家重要的研究项目,前天刚刚立项,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的高速列车。这对不同的人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信息。比如,对技术人员可以显现出列车的运行过程,什么地方可能有一点隐患,有些地方比如温度升高了。还有就是一些问题,可以说到零件、生产过程什么样,有没有上一次的检验报告什么的。对我们一般的乘客,我们可以接触的列车行驶的信息,以及通过它有可能列出来各种各样的教育形态,包括教育、学习的形态,娱乐的形态等等,所以它是一种多层次多目标的信息展示。更进一步可以把这个交织在一起,利用四个小时的机会,可以有一个丰富的教育和信息的环境,成为一个高速运行的学习车。
    
    再讲最后一个例子。中国原来的教育是学苏联的,叫做一字型,专业很窄;目前相当于T型,宽基础、深专业;如果再进一步采取宽、专、交,还有几个副科的话,就会形成三字型的结构;将来最好的知识结构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网络的形态。而从网络技术来讲,现在云计算开始如火如荼,云通讯、云环境等等。将来我们各种各样的网,包括神经系统的,类似于神经系统的物联网也会出现。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设想将来可能会产生云教育这样的形态,这是基于信息与思维网络的思维流与信息流的交织。
    
    最后,人创造了语言和知识,运用语言和知识产生了技能与信息,信息的吸收和升华就是教育。教育的高级形式就是思维流与数据流的交织。
    
    谢谢大家。
    
    
根据浙江大学校长杨卫2010年5月16日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的平行分论坛六“教育信息化”上发表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来源:浙大新闻办   作者: 未知    编辑: 无    摄影:
时间: 2010-05-18 14:34:48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