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招生不给搞腐败的人抬轿子
在90年代中期,浙江大学在浙江招生人数不过800多人,而递来要求照顾的“条子”达到300多张,甚至有十几张条子都是在为同一个考生说话的。
而在今天,“条子”在浙大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招生工作在浙江大学也不再被人视为“肥差”。“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今年录取的5450名新生中,没有一位是靠关系、凭条子进来。”浙大招办负责人说。
家长们相信,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浙大招生办主任程艺看来,阳光招生驱走了老师眼前的阴影。“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
但家长们却相信,没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你说,多少钱能解决问题?’这是家长们的常用语。”一位老师说。
开始,面对“顽固”的家长们,老师们还都很客气地解释浙大的政策。可他们发现,越解释,家长反而越认为老师们是在欲擒故纵。
这时,张浦生老师通常给家长两条路选择:一条是留下钱,回去交到招办,不论孩子考多少分,一律不录取;另外一条是拿走钱,能录取肯定录取。
董志明老师是浙大纪委常委。有一年,他到基层去招生,一个县商业局局长的孩子想进入浙大保送生的行列。一下飞机,这位家长就等在机场,董志明让司机在街上转圈儿,甩掉了这位家长,但第二天还是被他找到了。这位家长是拿着礼物来的。董老师明确告诉他,自己是纪委专门负责招生监督的。家长说,我送错了。
从此,董志明老师学了一招,在他的名片上,除了印有招生组组长的头衔,还特意加上另外一个头衔:纪委常委。
对一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企业,不能当面得罪,老师们就想出一个办法。一次,与浙大有合作关系的一家企业希望浙大能照顾,张浦生老师给他们出了一个招:“你们去找潘校长。如果他写条子,我就办。”
“知道潘校长根本不会写这样的条子,我才出个这个招,否则,人家面子上过不去。”张老师说。
有的学生明明在录取范围之内,可是因为家长的行为,却失去了机会。李凤旺老师在外地招保送生,一位家长送来满满一个档案袋的钱。按照这个孩子的成绩,在录取范围之内,但就是因为家长的行为,最后没有录取这名学生。
每个招生组的信箱都曾塞满了条子
“与许多高校一样,浙大以前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条子———来自方方面面的条子。”程艺说,那时,每个省的招生组都有一个信箱,每个组的信箱几乎都塞满了条子,有的信箱的条子多得快要掉下来了。
一位杭州考生报考浙大。按照这位考生的成绩,百分之百可以被录取。可是这位考生家长还是托人送来了条子。
招办的老师特别不理解。这位家长说:知道孩子成绩够了,可是不送条子,就怕孩子要吃亏。
而如今,报考浙大,考生和家长完全用不着找熟人打招呼、递条子、送钱物、拉关系。不符合条件,打招呼、递条子、拉关系没有用;符合条件的,没有条子、不打招呼、没有关系照样录取。
程艺说,浙大绝不向考生收取任何与录取挂钩的费用,也不会招收任何一个“条子”生,浙大招生的标准只有一个———择优而取,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
这个原则在自己人身上同样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