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浙大报道  学术  科研

把文物“永存”,交给懂它们的人

“专业”+“沟通”+“理解”=成功合作

发布时间:2013-11-08来源:浙大新闻办作者:周炜7849

“哇,太棒了!层次这么丰富,细节这么清楚!”11月4日下午,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文化遗产研究院一楼的实验室里,李志荣老师跪到地上,凑在一幅“边仔细地看。浙大文化遗产院的科技考古团队在最近一次的考古行动中,用研究院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对一处墓道的壁画进行了拍摄,这幅经数字化之后打印出来的与原作等大的,逼真程度让李志荣老师很满意。
    
    
你看,墓道表面剥蚀的情况就像真的一样。李志荣对身边的刁常宇说。
    
    
李志荣和刁常宇,一个是石窟寺考古领域的专家,一个是计算机领域的行家,共事于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刚满3年,科技考古的概念也还新鲜,两个团队的人却已经像老朋友一样,有了一次次默契的合作,形成了人文理工一体化“抱团出击”的研究团队,在考古界迅速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力量。
    
    
他:把文物变成0和1
    

    刁常宇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在浙大读的计算机专业。大四那年的毕业设计,鲁东明教授给他一个题目,“
敦煌壁画色彩的虚拟复原———拍一张壁画的照片,让计算机自动地把颜色修复出鲜艳的颜色。实验室里,师哥师姐带着敦煌虚拟石窟漫游项目去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参展,大获好评。刁常宇就是在那时和敦煌结缘的。
    
    
一开始也没那么喜欢,去过几次敦煌,石窟里黑乎乎的,没有光,看不清楚,也没有觉得那么美。突然有一次,刁常宇在敦煌的石窟看到一个菩萨的像,穿越时空的美猛然之间拨动了这个工科男的心弦。那以后,刁常宇的研究一直朝着文物三维的方向走,研究如何对文物进行三维展示、三维信息获取。随着研究团队的壮大,他的领域也从虚拟现实方向,逐渐浓缩到高保真数字建模。现在的研究目标,是要把文物或者遗址的信息原汁原味地存到计算机里。刁老师说,文物的本体无法永存,如果能变成一个信号,存在计算机里,就可以永存。我的研究就是把文物变成计算机里的0和1。刁常宇说,这和国家近年来提倡的数字化保护,是吻合的。
    
    
人类去追寻古老的东西,可以看到人类的漫长历史和人类存在的价值。而高科技的东西应该试图去帮助解答这些问题。刁常宇说,过了30岁,他越来越感到这种跨界是值得作为一生事业的很不错的事。十几年来,除了要在实验室捣鼓设备和数据,在一年中气候最宜人的季节,刁常宇是在考古现场。
    
    
他认识了一大批考古文博界的伙伴。从前,我们总是站在技术的角度,向人文研究专家推送新方法,说服他们去用。最近几年,我们转变了工作方式,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真正要的是什么,把技术变成文科的研究者称手的工具。刁常宇说。
    
    
2011年的春天,文化遗产研究院来了一位古建筑和石窟寺考古领域的专家,刁常宇发现,这位专家对数字化技术兴趣很浓,在同事中间,他终于有了一位跨界“知音”。
    
    她:做基础而繁杂的考古报告
    

    
李志荣老师是北方人,是石窟寺考古界泰斗级人物宿白先生的弟子,2004年从北大文博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北大工作。2011年,为了结束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局面,她向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递交了应聘书。
    
    
我的老师是做石窟寺考古的,他一辈子最操心的就是考古报告,来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些内容,我想在这里看看有没有续成他心愿的可能。
    
    
考古的职责,就是要全面、客观地记录。测量尺寸,文字的观察和记录,摄影记录,历史遗迹、题记,这些很难,耗时很长,又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这是考古界的瓶颈之一,没有更好的方法,是关键的问题。
    
    
石窟寺遗迹是中国所有地面遗存最复杂的类型,它是建筑工程,同时又是佛教遗迹,有的石窟寺门口有大量的寺院。目前,全国有100多处石窟寺,只有三处石窟寺出过考古报告。已出版的报告与理想效果也存在一定差距。
    
    
2011年9月17日,这个日子一直清晰地印在李志荣的脑海里,那天,她和刁常宇老师团队的几位年轻人长途出差。一路上,她不停地问,数字化的新技术到底能做什么?我有我的要求,不知道能用到什么程度。他们去的是宁夏的须弥山石窟,一到现场,考古的和数字化的两拨人马一起试做了一个洞窟。短短四天,我就基本了解了他们的技术,心里有了底。李志荣说,之后,开始了不同领域的磨合,工作团队很厉害,能马上理解我对技术的要求。她发现,工作到半程的时候,学计算机的人已经会观察遗迹了。这是考古专业的一个活,这样工作目标性就更强了,和工作对象会有很好的沟通。
    
    
2012年3月,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向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建议,把中国石窟寺考古中的3D数字技术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对于基础而繁杂的考古报告来说,3D数字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李志荣说,他们对全国的石窟寺的调研发现,所有的石窟单位都在用数字化进行考古,但是用的方法都是简单的委托工程。发生委托关系的时候,石窟寺单位不了解新技术,新技术的单位也不了解石窟寺要什么。两张皮的情况下,昂贵的新技术浪费了,也无法满足考古学者的需求。2012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开始招标,李志荣和刁常宇共同参与的中国石窟寺考古中3D数字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项目参加申报答辩,时间刚过半,专家就毫无疑义地宣布课题申报成功。他们给我们特别繁难的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就是我们合作的‘接口’。”李志荣说。
    
    
他们:人文理工一体化“抱团考古
    
    
目前,当一项考古任务出现的时候,刁常宇和李志荣两支完全不同学科背景的团队已经形成了一体化的标准化工作流程,有迅速、标准化的解决方案抱团出击的方式,在考古界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的研究力量。
    
    
刁常宇老师内心很佩服李志荣老师的耐力与才气。她一般在考古现场工作三个月,要形成10到20万字的考古测量记录。让他高兴的是,他可以在最繁重的工作中帮上忙。团队沿用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研究院的针对网络上大量图片进行简单的计算的一个成果,把它进行了改进后用到了考古领域。此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其色彩还原度常常失真,不能满足考古人员的需要。这项新技术不但易用,而且成本低,速度快。在成都的一个数字化项目,他们需要对47尊彩塑和20幅壁画进行数字化,其中的5尊彩塑交由另一个团队采用激光三维扫描的方法进行数字化,经过1个月的现场工作和1个月的室内处理后,大家同时完成了任务
    
    
刁常宇说,团队的3D数字化模型技术最大的一个贡献,是大大方便了考古报告中要绘制的线图。用差分式的GPS系统,记录石窟寺在地球上的位置,再用全站仪布一个测控网,每次的三维扫描数据放到统一的坐标系就可以知道石窟中每一块壁画在地球上的绝对坐标,有了准确的形状数据,需要朝哪个方向投影,做某个角度的剖面,都是容易实现的。刁常宇说,有了这一技术,考古专家就不用测那么多点,直接把从3D模型投影生成的图像作为底图,加工成线图,这样线图就更快更准,对于画图人员的要求大大降低。这对于考古报告来说,是一项变革,从前,线图试图去表达石窟的空间结构。现在,空间结构由三维模型来进行完美呈现,而考古学家认为需要通过线图来表达的关键信息也得到了满足。
    
    
文科和理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我们的合作能进行到现在,是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完美记录古迹。在不同的领域合作,前提是各自必须是专业的,拿出专业和人家合作,同时要极好的沟通力和理解力。任何技术,只有在充分理解考古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李志荣说,“在科技考古领域,我们浙江大学是新成员,新方法也会遇到很多挑战,但考古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我们的工作。”
    
    (周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