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历史学
专业导游:人文学院 刘进宝教授
选择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的N个理由
理由一:1936年8月,浙江大学正式创设史地系,著名学者钱穆、谭其骧、沈炼之等曾任教于此,留下丰厚的学术积累。如今,历史学系已建立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199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理由二:历史学系课程设置通观明变,尽显史学特质。在课程设置上贯彻理论与方法、通史与专门史、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以贯通的视野和发展的眼光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之间建立有机关联。
理由三:历史学系师资完备,力图以史家的格局超越学科界限,开设高水平专业研究课程,既传授历史学的系统性知识,又立足国内外学术前沿,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培养学生全球史的视野与批判性思维。
Q1:历史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历史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问。除了传统的“资治”,即“以史为鉴”的功能外,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它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欧美著名大学中都设有实力雄厚的历史学系。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相当广泛,凡是业已逝去的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以及人与自然互动的历程皆可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畴。从传统角度来看,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等是历史学研究的主流。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史、社会史、妇女史等学科的兴起,历史学更加注重跨学科借鉴,研究对象日益多样化。另外,史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以及史学自身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Q2:历史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历史学专业的本科核心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史料研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世界历史文选、世界史史料研读等。
Q3: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进入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逐渐改变中学应试教育背景下被动式学习、等待式学习和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状况。历史学专业要求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利用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接受系统的历史学专业训练,重新梳理历史知识体系。从研究角度来看,应遵循“继承与发展”的专业特性,平时还要重视材料尤其是原始材料的积累,逐渐养成严谨、踏实的作风,并遵守学术规范。
Q4:历史学专业有哪些国际化交流项目?
历史学专业的海外交流项目:历史学系与斯坦福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与学术机构有着长期且持续的师生互访机制与交流平台。
Q5:历史学专业的深造与就业前景怎样?
浙江大学历史学专业既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又为学术的薪火相传培育英才。毕业生的去向大致为两个方面:一是赴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攻读硕、博士学位;二是就业,进入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文教机构,服务社会。
■历史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三年多的本科历史学教育给我带来了什么呢?从技术层面上讲,除了知识储备的扩充,查找搜集信息能力的提升之外,最关键的是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象,包括历时性思考、本质性分析,避免片面和肤浅。而信息的残缺也提醒我保持谦卑,慎下结论,做好被反驳甚至被反转的心理预期。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遍观兴衰荣辱、“惯看秋月春风”的从容和宽阔,是对过往的人事之“温情与敬意”。无论是波澜壮阔的政治斗争,抑或是异象纷呈的社会现象,还是沧海桑田的地理变迁,历史研究的庞杂对象让我时刻感觉充实和惊奇,与先人无止境的对话让我感慨,吾道不孤。
——2015级本科生 张柯
研习历史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它使你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带你进入时间的遗骸。历史学是关于过往的人的学问,它是温情脉脉的,赋予贵族与贫民同样的关怀,它重新理解高贵者,也将无名者重新复活,历史曾予其以卑微,历史学却重新发掘其生命的尊严;它是冷峻睿智的,人物、事件转瞬即逝,历史学却要从卷帙浩繁的档案文书中推理社会变迁的脉络,在破碎的过往中编织出批判性的意义之网。尽管经历着后现代的冲击,对“人”的关怀仍是历史学安身立命之本,历史学家在过往中理解人的本质,阐释人类族群何以成为现在的模样,重新思考至善与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是一切关注人类社会的人必备的知识储备。
——2016级本科生 叶竞成
我选择历史学专业的原因,一是从小拥有不错的史实记忆能力,二是初高中以来历史一直是我的优势科目,三是自发地怀有对历史事件、社会时政求真但尚未激发的原初渴望。虽然入学仅短短一年,我对当下专业学习的研究方法、思维模式还知之甚浅,对日后严谨求实、艰深坎坷的学术道路仍敬而畏之,但至少对历史学的概念、特点与任务有所明晰,意识到一般意义上人们所理解的“历史”与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之间的差别。我认为历史学本身即代表“求真”,但要真正做到“求真”二字恐非易事。史料的佚失、记忆的模糊、书写的失实以及话语的受缚,自始至终困扰着渴望一展学术宏志、成一家之言的史学家们。罗新有言,为求史实之真实,行史家之美德,怀疑、批判与想象力三者不可缺一。身为初学者的我们应学会“开卷有疑”,将问题意识贯穿始终;应学会“破而能立”,让批判思考成为习惯;还应学会“天马行空”,承前人之学勇发新见。怀此坚定初心,方能担起历史学人之责,破愚暗以明斯道;才能践行脚踏实地之诺,守慧趋之久成家。
——2018级本科生 鲍炜纲
学历史在文科类的学习中有着独特的气质,它真实地扎根着过去而且并不如何热衷于创造未来。因此,学习历史的结果往往是无目的而必然的,每一次搜集校勘史料、每一次抽离式的冷眼旁观、每一次敬畏历史的谦卑都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历史的视野和心胸,旁观者式的千帆阅尽留下的绝非一肚子的年代和事件,而是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处事之风。
那么,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呢?就像每一部穿越剧都会上演同样的戏码,没人会先去思考“我是谁”,弄清楚“这是哪一年”才是生而为人潜意识里最保险和紧要的问题。这是人们回溯历史的本能,在混沌的时间里,只有公共的历史认同能打下定位身份的烙印。学历史,就是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找到时间长河里的坐标,所行虽远,终可停泊。
——2017级本科生 范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