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教育学

专业导游:教育学院 吴雪萍教授、张佳副教授

 

选择浙江大学教育学专业的N个理由

源远流长,人才济济。本专业可追溯到1928年国立浙江大学设立的教育系,郑晓沧、孟宪承等大批著名的教育学家先后在此执教,多年来培养的优秀人才活跃在教育研究、改革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可谓“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群英璀璨、各领风骚”。

师资雄厚,求是育英。本专业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职称比例为74.5%,拥有国内985高校或海外著名高校博士学位的占90.2%2019年,本专业共有在校学生数112人,师生比为12.20。近三年本科生深造率分别为29.21%2017年)、39.17%2018年)、46.62%2019年)。

面向国际,领军时代。本专业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浙江大学联系中心、全球大学创新联盟亚太中心秘书处、UNESCO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UNESCO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四大国际教科研合作平台。2019年学生出国交流比例达90.1%

 

Q1: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大到国家的发展兴盛、社会的正气新风,小到个体的明悟致知、康健幸福,都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学正是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而探索教育规律为对象的科学。通俗地讲,人类社会为什么要有教育,教育究竟是做什么的,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联结,教育中的“人”的生长与发展,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命题,教育之于社会、家庭和个体的意义,教育中的现实问题与疑难等,都是教育学所关心的话题。教育学试图通过探索人的培养与发展这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来成就“为天地立心,为社稷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命,为未来创新奇,为个体寻自由”的事业。

Q2:教育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教育学是一个系统的学科,而又以哲学、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为教育学的四大基础。我们所提供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分析教育中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课程,如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哲学与伦理等;包括分析教育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体的“人”的课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也包括探讨教育活动的具体领域和实际问题的课程,如国际与比较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与设计、教育领导与管理等。

Q3: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教育学是一个承前启后、面向未来、开启风气、不断创新的事业,学教育的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特质。一曰抱负心与责任心。教育是一个社会的事业,学教育的人不能只关心自己的蝇头小利、前途生计,而是要放眼风物,关心现实、社会与民生,有担当大任、主持风尚、革新现实的抱负,学教育的人要有投身教育和改革教育的情怀。二曰清醒理智的头脑和明辨是非之心。面对复杂的教育现实与问题,学教育的人要永葆好奇心,能够实事求是、求真求善,不盲从武断,又要有洞察是非、严谨整饬的头脑,这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三曰创造性和开放性。学教育的人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固本图新的能力,能敢于探索与挑战,不断吸收新的想法与观念。四曰行动力和实践心。教育同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紧密相关,需要能够躬身实践、习坎笃行的人。最后,教育是有关关怀和爱的学问。具有包容心、关怀心和爱护之心,愿意与人交往,是学习教育非常重要的品质。

Q4:教育学专业有哪些国际化交流项目?

教育学专业目前的国际化交流项目包括:

(1)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合作建设的“2+2”双学位项目。对此项目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前两年在浙江大学学习,后两年在伯明翰大学学习,完成所有要求的学分后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其他学生按照传统的教育学专业培养方案在浙江大学学习)。

(2)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建设的本硕学位项目。

(3)暑期短期交流项目:每年暑假组织本科生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局以及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著名高校开展学术交流。

Q5:教育学专业的深造与就业前景怎样?

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院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外事部门、大中型企业培训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到相关单位从事教育咨询与分析工作,还可以到非政府组织从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活动。除直接就业外,优秀的毕业生可免试就读本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或去国外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们可以从事行政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工作,或成为公务员、教育管理与实践者等。

 

 

■教育学专业最吸引我的——

求是育英,薪火相传。

曾经,无论是和老同学聚会,还是认识新朋友,最能聊得开的话题之一肯定是教育,从中小学经历的择校改革,到高中升学的高考制度与自主招生,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或许我们难以对国家的经济、政治问题高谈阔论,但起码我们能对教育热点唇枪舌剑、热议不止。

现在,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再是当年毛躁、肤浅的看法,懂得每一项教育决策背后势必会有各种利益的权衡,尽管对很多现象感到不忿,我们却逐渐学会平心静气地去分析和思考,努力找寻新的路径。或许我们的思想要达到教育大家的深度还是前路漫漫,但至少我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会脚踏实地,在学习中搜寻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口。

有人说,教育学出路多窄,哪像金融学吃香,我不期待“经济炒股投资经世济民”,但我希望“教育春风化雨教书育人”。

——2012级本科生(2016级研究生)  梁文倩

教育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仁爱、担当、善良,这些根植于学科之中,从而影响了修读这个学科的人,也可称之为学科特点吧。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我始终觉得,仁爱是教育的核心,是亘古不变的追求。教育是一个灵魂感染另一个灵魂,是每个国家的基础事业,担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每一位教育人,都温和谦逊、真诚善良,我想这就是源于教育学本身的品质。在学习它的过程中,也在被它公平的理念教化着,被它美好的品质感染着,这是修读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领会的感受。

——2012级本科生(2016级研究生)  冯书锦

教育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理智的情怀,让我从空有意气的“愤青”慢慢成长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冷冰冰的,而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教育大家们对教育的见解和对学术的坚守时时激发我;老师们对理想教育的满腔情怀和不辍追寻深深感染我;同学们对教育的关切与担当也令我振奋又动容。教育学让我在专业学习的同时,不断自我叩问,从了解自我开始,关注他人命运与社会发展,让我时常有一种得到救赎的感动与庆幸,以及推动人类共同福祉的崇高使命感。

教育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它兼具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这四大学科之基的光芒,闪耀着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它的包容与广博让我获得了“有边而无界”的学习体验,在教育学框架中多角度思考问题;更通过多学科交叉,让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复杂教育问题成为可能。

教育学连接了理论与实践,让我在走下高阁,走进现实,意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同时,更明白吾等仍可上下而求索。课堂内外,我们学史论道,在哲学思辨中追寻教育的真谛,剑锋直指当下教育痛点;在实验室,我们和小被试一起在“游戏”中探索人类发展的奥妙,看到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严谨和有趣;在学校,我们登上讲台,在教学实践中描摹理想教育的模样;更在寻常的生活里,在科技馆、博物馆,在与家长的交谈中,看到教育学的价值和盎然生机。

——2015级本科生  张银露

教育学最吸引我的是“脚踏实地”的现实感与“仰望星空”的浪漫感。首先,教育学的学习是基于现实的“土壤”。教育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个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学给予我丰富的理论知识,让我从更客观、理性的角度去解构现实中的教育现象,回答复杂的教育问题,分析背后的本质逻辑。比如,很多人觉得教育者最重要的是有爱心,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究竟具体怎么做。而教育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探索,找到具体而有效的方式,以做到真正的爱孩子。同时,学院也提供了非常多的实习机会,从教育局、学校、杂志社到国际组织,我走出了象牙塔,在客观现实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这些实习经历是我理解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教育现实,让自己的思考更“接地气”。

其次,教育学是一个浪漫的学科。我们怀揣梦想,保持热忱,在追求“好教育”的路上不断前行。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追求伟大的事情在过去是高贵的,在现在是高贵的,到将来永远也是高贵的。”我坚信教育事业是值得每一个人去终身奋斗的事业,是一件高贵的、值得骄傲的事情。

——2016级本科生  陈兰